非本人所写,特此标明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c7a266010154k8.html

##【后续】

签证结束,我们聚在一起笑谈过程。他们几个全部跑去上洗手间。说看任何单位好不好,要看他们的洗手间。大使馆的洗手间,可不是别的洗手间。我在大厅一个人凉爽下来。独自饮饮水机上的水。不知是心理错觉还是其他,北京的水比起西北的水要甜,而大使馆的水,却是更为甘甜。

后我们等在大使馆外面。几个北京人发出国留学的传单。发给我,我垫在了长椅上坐在上面。发给了一个北京老太。老太就把它们统统丢进垃圾桶走了。没想到那几个小伙从垃圾桶取出传单追上来,又塞给老太。老太又回去,又塞垃圾桶。小伙们又取、又塞。老太又回、又丢。如此反复。老太实在气的无奈,直接不走站垃圾桶边了。小伙们哈哈大笑。老太为了抗议,便把垃圾桶磕的框框响。谁知那几个小伙也将那垃圾桶磕的更加的框框响。老太就磕的更加响。小伙们接着磕的更加更加响……

这个过程持续了很久。李和何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我也不知道。突然想起玲跟我说过她们一起去交大时被图书馆网络管理的老头拦在外面的情景,说当时慈便是插了腰反复重复这么一句:奥要,这就是交大嘛!这就是交大嘛!说本来傲气的老头瞬间看起来郁闷至极。所以当时我也效仿着,大声说道:奥要,这就是北京人嘛!

这句话果然非常管用。他们听到。小伙们不笑了,也不取闹那个老太了,纷纷四散了。老太看了我一眼,没好眼色又惭愧地走了,连脚步都看起来是轻悄悄的。刚走到不远处,一家门开开,啪一声,一盆脏水直接泼了出来,差点泼老太身上。那老太想发作,最终没有发作。门哐啷一声关了,居然一句道歉都没有。老太嘴里嘀咕着些什么,也走了。

这一幕我始终记在脑海里。在这里我做个解释,因为很多人无法理解。我这里说这件事,并非是在指责或是其他,而是我对中国人一种本身的尊敬。国人对这种侮辱、欺负、取笑等都视为平常,而这种泼脏水的行为,也是司空见惯,然后免不了要争吵和打骂起来。这本来就是中国人最根本、最原始的生活情趣与人间烟火气。起初或许他们以为我们也是北京人,所以没有太过注意,在听到我说“这就是北京人嘛”之后,他们都非常争气,都变得格外关照起北京的影响力。

那年离奥运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我想,北京人重视北京文化和国人影响力。这个给我带来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这是我对北京的第四个念想。

关于这个念想,起初只是觉得北京人不过如此。但是后来再见过张烨以后跟他说起,他的一番话激发了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的动力。虽然他并没有如我这般分析,但他在思维方式和行为导则上,对我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个是后话。

我们从大使馆出来,就开始在陈琳的带领下四处游荡。真的就是四处游荡。我们从大街小巷到面馆商场。从中国人聚居区到老外聚居区。到过高级专柜看几千几万的首饰珠宝,也到过满是老外休闲喝咖啡看报纸的地段。最后我们分开游荡。跑了这里跑那里。现在已经记不清最后和谁一起走过天安门那一大片地段了。那一大片地段确实太大了。我们口渴难忍都没有卖饮料的。但是你会发现场面上有些北京人骑自行车兜售矿泉水和雪糕。一块钱一瓶或一个。我们开始疯狂地买和吃。在北京的其他店铺里,这些都要两块钱。最后我们实在累极了,坐在人民大会堂外面的台阶上,再也不想动了。接着,我们一起的何开始给我们讲甲方乙方以及疯狂的石头等等。说是不想过好生活,在陕北体验生活去了,最后把老乡家的老鼠都吃完了,蹲在窑上,终于看见车来接他了。又说疯狂的石头,一直重复的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你以为天上掉美元。是要用电影中那种语气和语调读的。我听得耳熟,现在都会用那个语调说。说实话,我到现在都没有把甲方乙方和疯狂的石头看完整过。

我在北京见过一次张烨。他从清华园骑自行车在博物馆那边见到我。我们一起穿过长安街,一直走到了西单。

北京的夜晚似乎总是在霓虹灯下朦胧隐现,不像西北天空这样透彻晶亮,总是感觉蒙着掖着。让人透不过气。

我把裤腿编起来,他骑车,我走。我们一路上也不知道聊了些什么。就这样一直在西单的外面台阶上坐下来。晚上11点多了,北京总算有了凉风。吹过来非常惬意。我们聊天聊了很久。我突然想起C叔,他在我大二时候毕业便到了北京,那年我去北京,他在北京已经一年,我想起他说的在北京地下室睡过,风扇都是坏的,没有澡洗,没有饭吃,把大学时候辛苦积攒的打口变卖。最后工作稍有起色,便跟着领导陪吃陪喝,酒精让人已经麻木,酒后摇摇晃晃,恨不能有个知己,能和自己一起喝酒、一起这样在大马路中间摇摇晃晃走下去,然后一头栽倒,倒哪睡哪。在酒醉之后没带自己家钥匙,居然能爬个四层楼从卫生间进去……学校读书实觉外面世界大而美好,一把吉他在手,便觉自己天下第一,录音、唱歌无所不能,而工作之后,却看清现实不堪,吉他虽然还在手里,酒醉之后却连握都握不紧。

当然,张不是这样的人。他在苹果,从来都是按点上网、按点吃饭、按点休息,各种操作轻车熟路,内里却如同程序一般稳健规律。理性高过感性。在我的世界里,这个人的理性感觉,是我所喜欢的。一直没有与他进行过深入清谈,那次算是可以。

跟他说了一下我对他的看法,他大为惊讶,说自己觉得自己根本毫无规律可言。讲起自己的工作更是滔滔不绝。

现在记得他的,是自行车不用变速的,用最原始的,装计时器。每天背大包,包里放置自己的西服西裤。骑车去上班,在单位换正装。下班背包骑车回去。平时喜欢打游戏做设计。工作最后也由编程转为设计类的。在大学三年级便休学一年,在北京靠自己的力量活了一年,给自己买了奥林巴斯的数码相机和索尼的笔记本。那个时候这些东西的价位还非常昂贵。

今天想起这些,都觉得十分感慨。

有人问过我是什么造就和塑造了我。我想,是由于我的家庭、朋友以及认识的这些人。南琦以前总跟我说他是他们中间的引领人。而我总说我身边的人都在引领着我。换到现在,我发现自己身边既没有引领人,而我也不是任何人的引领人。正好相反,我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

那个时候是身边的人刻苦刻苦读书,为了奖学金和加分争得你死我活,而我和几个好友整天玩乐。

现在是身边的人都要买房买车,结婚生子。

当然,我并不是说追求这样的不对,只是觉得纯粹追求这些总是感到庸俗。

我过去厌恶庸俗。然而我现在却对这样的庸俗举棋不定。有时候我想,我也要变作一个庸俗的人多好,刻苦读书,不看闲书,领取奖学金,考上大学,毕业有个好工作,找个好对象,结婚生子,教育子女,然后再和父母一样为了子女操心、做主,最后再让子女过于我一样的日子。

可是我实在对这样的生活感到不齿。

还记得那个放羊的孩子吗?问,你放羊干嘛?娶媳妇。娶媳妇干嘛?生娃。生娃干嘛?放羊。

我就想,如果我们都要这样生活,那我们和那个放羊娃有什么区别?

人家王二小虽然是放羊的,但是人家志气在。你虽然不是放羊的,但是你和放羊的也没有什么区别。虽然你一听这个故事就笑的要死。但是实实在在的想想吧,这些这么想的人。哪一个不是放羊娃?

当然,放羊娃的幸福度是非常高的。目前,整个社会就都在讨论这个幸福度。最为搞笑的是央视居然采访人会问“你幸福吗?”每次听到那个采访,我都不免要喷饭。

综上所述,我便越发的想念起曾经的这些于我来说的“引领”人了。

不过这里我很想跟所有人说些话:

我们生命的延续不是为了重复我们父辈的生活,而是开创我们未曾有过的生活。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Published

2013-01-06

Tags